找到相关内容45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文化与佛学(1)

    至今仍是如此。  当时的富者,金碧辉煌,贫者连裤子都没有得穿。大智慧的释迦,胸怀无比大志的释迦,对于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当然产生了疑情,要寻求答案。  印度当时的修道宗派,极为繁杂、无神论、有神论、唯物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3452407.html
  • 怀化佛教史(1)

    未生前,什么是本来面目”。一夜经行至四鼓时,昏沉甚重。忽倒地上,人事罔知。久而苏醒,只是手足不能自举。遍体流汗,觉得浑身轻快,疑情冰释,如放下百斤担子相似。然后出关,复见月幢彻了。月幢以数十公案验之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0552482.html
  • 回应林建德先生之考察现代禅

    有距离,而且其距离宛若一道天堑般的鸿沟,难以跨越。就是这个原因,所以才会有所谓“疑情”,有所谓“知解宗徒”“伶俐汉”[67],这些名词来指称那些只通达教理的人;还有:“心迷法华转,心悟转法华。[68]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3653233.html
  • 读诗说禅坐

    非集中全都心力来化除和廓清不可。学禅的人,一心照顾参究,念兹在兹,举整个心力集中在一个疑情上,愈集中力量愈充,力量愈充,集中的程度,也愈加深,等到集中到顶点,忽然一念顿歇,便能湛然洞澈。从这里可见精神...

    慧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1353539.html
  • 五十年来的近事——怀师

    在怀师出川的时候,放在我家,妈妈代为保管,可惜这件珍贵希有的文件,也在文化大革命遭劫失去了。   之六   出川的疑情   人生的聚散离合真是缘会无常,正如怀师诗集中的词句:   云水萍飘岂偶然 九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15054964.html
  • 《宝镜三昧》笔参

    能妙现万物而不有,常自清虚而不无。非渠非我,即渠即我,能所双泯,自性一如,道与不道全都放下,方可契此如如也。   洞山先于云岩禅师处有省,及其辞师犹带疑情,当涉水睹影而大悟,方作此偈。《宝镜三昧》为...?”声未绝便打。如是其不知其几,师叩愈虔……后入参堂半月,偶梦中忆断桥禅师室中所举“万法归一,一归何处”话,疑情顿发,三昼夜目不交睫。一日少林忌,随众诣三塔讽经次,抬头忽睹五祖演真赞云:“百年三万六千...

    冯学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45555179.html
  • 五十年来的近事-怀师

    文化大革命遭劫失去了。  之六  出川的疑情  人生的聚散离合真是缘会无常,正如怀师诗集中的词句:  云水萍飘岂偶然 九年足迹遍四川  管他鬓到秋边白 落得人间月似烟  肠空转 事难全 又入閰浮欲界天  樽...

    秦明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52955217.html
  • 继承批判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

    亲证,这是事实,但这点不该是错误的,因为佛法的原始精神本来就重视亲证,尤其越相信、越理解佛法的人,因为是以全生命以赴佛法,自然对其所信所解的佛法会生起炽热的疑情,而有细心求证、急于求证的需要;反过来说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35755702.html
  •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(2)

    醉梦,依稀在光影中。盖疑情不尽,命根不断,故望崖而退耳。谪官在黔州道中,昼卧,觉来忽然廓尔,寻思平生,被天下老和尚谩了多少,唯有死心道人不肯,乃是第一相为也。”[91]惟清号灵源叟,与庭坚关系在师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25256019.html
  •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(6)

    另谋出路,而禅宗典籍中常见的“翻案法”,无疑提供了超越前人的最理想的途径。  禅宗否定外在的权威,突出本心的地位,以“疑情”为参禅的基本条件,以唱反调为顿悟自性的重要标志,“即心即佛”可翻作“非心非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25956023.html